来源:雪球App,作者: 投研邦A,(https://xueqiu.com/4220692294/330139107)
经过两年的蛰伏,全志科技终于重登巅峰。
3月28日,全志科技公布了2024全年财报,公司营业收入大增36.76%,实现22.8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猛增626.15%,收于1.67亿元;将2023年的利润颓势逆转。
经营情况的好转,一方面得益于AI技术在下游的部署,终端设备需求整体提升;一方面是全志科技近几年的技术研发路径符合行业趋势,开始逐渐变现。
评价一家企业的竞争力,财务表现总是短视的,等AI未来的热度稍减,全志科技是否能够保持劲头脱颖而出?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自身技术与目前市场的贴合程度,决定了企业现在“跑得多快”;而技术与未来市场的适配程度,才决定了企业能“跑的多远”。
业绩回暖
贴合市场实现供需契合
作为国内智能应用处理器SoC设计领域的龙头之一,全志科技采用Fabless模式(只设计不生产),正因如此,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完全体现于自身的集成电路设计水平。
目前,全志科技通过在系统级的SoC产品包的多年积累,打造了SoC设计平台、硬件系统平台、软件开发平台与生态服务平台四个平台。
这四个平台从硬件、SoC架构、接口、系统、软件、生态等环节,打通了SoC设计的上下游技术链条,使公司研发的交付能力大幅提升,产品迭代速度保持高速,能够更高效地贴合市场需求进行技术研发与变现。
而智能应用处理器SoC作为智能终端设备的“大脑”,广泛适用于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电子、平板电脑、网络机顶盒以及电源模拟器件、无线通信模组等多种设备。
正因如此,2024年消费电子与车载应用的需求上扬,刚好带动了全志科技业绩的上涨。
分产品来看,全志科技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智能电源管理芯片营收占比之和由88.95%提高至95.18%,在如此高的占比之下,这两部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45%,推动全志科技总营收上涨36.76%。
虽然全志科技的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点,净利润也实现超过六倍的同比增长,但实际金额却仅仅是略微回暖,1.67亿的净利润还没有追平2022年的2.11亿元。
事实上,全志科技的净利润受到营业成本增加与研发费用居高不下的双重挤压,呈现出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自2022年开始,全志科技营业成本的增长始终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导致公司毛利率连年下滑。
2024年,全志科技的营业成本主要由原材料(69.05%)、委托加工(24.35%)与其他费用(6.56%)构成,而这三者分别增长了35.02%、48.15%与56.62%。
从结构上看,这三块成本的上升应该是由我国半导体行业整体产能出清,行业恢复上涨趋势所导致。也是全志科技Fabless经营模式主要特征的体现,即Fabless厂商的利润被上游材料、中游加工制造双方分流的特质。
说句题外话,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目前我国半导体大厂们都在尽力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平台化的业务架构。毕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自己到手的利润才会变多。
另一个影响全志科技净利润的因素是公司居高不下的期间费用。2024年,全志科技研发费用以5.33亿元占据了82%的期间费用支出,研发占比也来到了较高的23.3%,而同期的销售、管理费用分别为5715.74万、5828.97万。
而这么多的研发费用,并不是因为全志科技太多的尖端技术需要突破,而是公司赶上行业技术水平的必须支出,毕竟同行业的可比公司都在“卷研发”。
对比来看,全志科技在国内主要的竞争对手晶晨股份、瑞芯微、星宸科技,都维持着类似的研发占比,大家近三年的研发占比都在20%-30%区间。
客观来说,目前全志科技的研发支出绝对值仅有每年5亿元左右,低于晶晨股份(平均10亿元左右)以及高通、联发科等行业头部企业。
也就是说,全志科技的研发投入仅仅可以让公司的技术水平勉强跟上行业的平均发展趋势,想要实现明显的技术追赶以及超越,难度是相当大的。
多核异构
路径探索打开未来潜力
通过上述拆解与分析,我们知道了全志科技2024年业绩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与利润受阻的原因。
放眼未来,全志科技能否维持业务增长的势头,等待规模效应展开以拉低毛利率,还要看全志科技在技术研发与业务布局上的路径选择。
在技术研发上,随着AI部署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算力、多元化、轻量化、低功耗等要求成为SoC的新要求。而除了采用更先进的尖端制程与轻量材料外,多核异构的芯片架构优化也成为重要的技术分支。
与多核同构芯片相比,多核异构芯片在科学计算与图形处理上的并行任务执行能力略逊一筹,但多核异构处理器其内部不同的核心编排更具灵活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与不同种类的任务。例如,一块多核异构处理器可以包含高性能核心与低功耗核心,可以在任务需要时启用高性能核心,而待机时则应用低功耗核心来降低功耗。
在这一点上,全志科技打造出了序列化的通用异构计算平台,并实现了大量的技术落地与产品量产。
除异构外,全志科技在年报中有三处提到RISC-V架构,虽然公司并未明确是否会在RISC-V上加大研发投入,但是在目前下游定制化AI芯片的大潮流下,RISC-V的架构灵活性将不断凸显。
既然全志科技处理器产品已集成RISC-V架构内核,以RISC-V与公司技术路线的契合程度,以及国内自主可控要求对于开源架构芯片的需求展开,RISC-V或许将在未来成为全志科技下一步主要布局的研发方向。
攸关时刻
根据前文所述,全志科技虽然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新高,但是公司在整体行业中并没有展示出太多亮眼的竞争力。
在2025年AI端侧出货量大概率上涨的趋势下,全志科技的业绩预期将继续提高。
长远来看,我国半导体行业整合趋势加快、行业生态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全志科技为代表的Fabless厂商在市场中的议价权将被持续压缩。
是坚持研发投入,以不可替代的设计技术站稳脚跟;还是与大厂进行业务整合,一同建立生态,这是我国每一个Fabless中型厂商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