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设计:模拟冷储存环境
HTWingNut的测试从两年前开始,采用四块128GB TLC颗粒的SSD硬盘,每块事先写入100GB随机资料,并记录hash值以验证资料完整性。
这四块SSD分为两组:全新的两块几乎从未使用过;已使用的两块写入过超过280TB文件,远超其60TB寿命指标。所有SSD都在写入完毕后断电,并静置一年以上未通电使用,模拟冷储存的实际状况。
第一年未见异常,第二年出现损坏
在第一年的测试回顾中,四块SSD均能顺利验证资料,性能表现正常。
然而,到了第二年测试,情况出现了变化。全新的两块虽然hash值验证成功,但文件验证时间略微变长,使用CrystalDiskInfo检测时发现ECC错误修正次数高达400次,这代表控制芯片需要不断修正资料,显示SSD健康状态已开始下滑。就像一座看似坚固的堡垒,内部的砖块已经开始悄悄松动。
已使用的两块则出现明显文件毁损现象,有四个文件hash值不匹配,判定资料已损坏。文件验证时间也从10分3秒大幅增加至42分43秒。
HD Sentinel检测显示有三个逻辑扇区出现故障,CrystalDiskInfo显示不可校正错误从0增加至12,ECC修正次数也大幅增至超过20万次。这就如同老化的磁带,播放时总会断断续续,甚至出现无法读取的片段。
冷储存 ≠ 安全储存?建议定期通电
这项测试提醒我们,SSD不像传统硬盘(HDD)那样适合长时间断电储存文件资料。特别是在写入寿命已接近极限或使用TLC类型颗粒的情况下,更容易因电荷逸散导致储存单元退化。
专家建议,如果非要将SSD作为备份存储硬盘使用,应每隔几个月就通电一次,让控制芯片重新整理数据、启动错误修正流程,以延长硬盘寿命并确保文件完整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