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1]出自《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君主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经过[编辑]
卧薪尝胆的地點有諸說,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越王城遗址附近為一說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無視大臣伍子胥的勸阻把他送回越国。
但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其實暗中训练精兵,励精图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因此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薪(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不时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合力之下使越国强大起来,并在大臣文種,范蠡的幫助下,找准时机,消灭了吳国。
辨誤[编辑]
《史记》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没有特指“卧薪”。“卧薪”和“尝胆”连缀成语使用,最早出现在北宋作家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僕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明代张溥《春秋列国论》说:“夫差即位,卧薪尝胆”。
相关作品[编辑]
卧薪尝胆 (电视剧)
参考文献[编辑]
^ 林汉达作,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中国历史故事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24.01,第97页
参见[编辑]
越王城遗址
毋忘在莒
查论编春秋历史事件前期平王东迁 · 携王余臣 · 郑庄公称霸 · 周郑交质 · 繻葛之战 · 楚国称王 · 晋国分裂 · 共叔段之亂 · 王子带叛乱 · 周鄭交惡 · 東門之戰 · 北戎侵齐 · 曲沃代翼 · 齊滅紀之戰中期管仲相齐 · 陈佗之乱 · 长勺之战 · 北杏之会 · 齐桓公称霸 · 九合诸侯 · 尊王攘夷 · 存邢救卫 · 召陵之盟 · 假道伐虢 · 葵丘之会 · 泓水之战 · 重耳流亡 · 城濮之战 · 踐土之盟 · 殽之戰 · 秦霸西戎 · 赵盾主盟 · 下宮之難 · 问鼎中原 · 夏征舒乱陈 · 若敖氏之乱 · 邲之战 · 鲁初税亩 · 鞌之戰 · 虫牢之盟 · 华元弭兵 · 鄢陵之战 · 晋悼公新政 · 湛阪之战 · 三桓分公室 · 栾盈之乱 · 弭兵之盟后期崔庆乱齐 · 晏婴相齐 · 子产相郑 · 兵役制 · 世兵制 · 伍子胥奔吴 · 单氏取周 · 鸡父之战 · 役人暴动 · 刺杀吴王僚 · 吴灭徐之战 · 檇里之战 · 柏舉之戰 · 堕三都 · 檇李之戰 · 夫椒之战 · 卧薪尝胆 · 邯郸之争 · 宋灭曹之战 · 吳舟師攻齊之戰 · 艾陵之战 · 黄池会盟 · 越袭吴都之战 · 田恒弑君 · 白公之亂 · 楚灭陈之战 · 笠泽之战 · 越灭吴之战 · 越王勾践称霸 · 晋智瑶攻郑之战 · 晋阳之战(三家灭智) · 楚灭蔡之战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