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虚拟现实)正从原型机逐步走近消费者。
在今年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期间,多家电子巨头展示了各自主打的VR设备,例如索尼的PlayStation VR,Oculus的Rift,三星的Gear VR以及HTC的Vive Pre。
澎湃新闻记者分别体验了前三个VR产品,三家产品的适用对象和价格均有所差别,且都有视频和游戏体验,尽管多少都有些问题,但VR在游戏中给玩家带来的体验,觉得值得尝试。
Oculus Rift
如果说CES期间,哪家VR产品排队人最多,那肯定是Facebook旗下的Oculus Rift。澎湃新闻记者排了近两小时的队才获得了10分钟左右的体验,Rift在1月6日开始预售,售价599美元起,3月底发货,5分钟之内首批即告售罄,可见市场对其之期待。
Oculus Rift给CES与会者提供10款游戏体验,包括射击和动作冒险等,澎湃新闻体验了Oculus的首款VR游戏《无处可逃》,得益于虚拟现实技术,在这款动作冒险游戏中,当你沿着绳子下坠到冰窖中,无论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都可以让玩家感觉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下滑场景中。美中不足的是,这款游戏居然是第三人称视角,不过倒也没有带来不适感。
按照Oculus说法,今年会有超过100款VR游戏问世,但前提是你不仅能抢到Rift,还需要有一台足够强大的电脑来运行这些游戏,Oculus给出了官方推荐配置,至少需要1500美元。
索尼PlayStation VR
PlayStation VR并非是在今年CES上首次展出,去年7月就曾在上海的ChinaJoy上展出过,当时还被称为Morpheus。
索尼此次提供了三款游戏试验,包括第一人称射击类的《洗劫伦敦》,不同于Oculus的《无处可逃》,第一人称使得玩家的体验更为真实,使用两个手柄的按钮可以进行任何操作,例如捡起弹夹、换弹夹、开门以及开枪等等。在体验的过程中,也没有任何眩晕感觉,且即便是戴着眼镜再戴虚拟现实设备依然可行,没有Oculus那种压迫感。
索尼CEO平井一夫表示,将有超过100款VR游戏问世,在PS4已经卖出近3600万台的基础上,索尼显然是相信会有不少玩家购入VR,以获得更好体验。
索尼PlayStation VR将在今年上市,售价暂未公布,不过,想要体验你还是先要有一台PS4。
三星Gear VR
这是为数不多的已经上市的VR设备,售价也便宜,99美元,但需要搭配三星的Note 5、S6、S6 Edge或者S6 Edge +,三星的Gear VR也是采用了Oculus的技术。
澎湃新闻体验了两个Gear VR内容,一个是极限运动相机GoPro柜台的展示,是一段用GoPro拍的沙漠自行车片段,由于是直接站立戴上体验,观看运动视频中会有明显的不适感觉,且视频质量一般。
第二个体验内容则是三星场馆中提供的“动感座椅+VR”,一段大溪地的冲浪视频,座椅可以模拟海浪晃动,无论你看脚底还是左右周边,都仿佛置身于冲浪之中,但与前一段GoPro一样,感觉视频质量一般。
HTC Vive Pre
多家媒体都对今年HTC推出的VR升级版Vive Pre赞不绝口,但Vive Pre也仅仅是开发者版本,何时上市未知。
据称,Vive Pre利用其前置摄像头可以直接采集现实物理世界的影像,玩家也可以利用手柄更好融入游戏之中。
英特尔在其展台用Vive展示了如何“凭空画图”。
Virtuix Omni
虽说这家没啥名气,但绝对是整个VR展区中最霸气、最拉风的设备,号称直接将虚拟现实搬回家中,体验下这个气场:
玩家在穿上带有传感器的鞋,之后进入类似于跑步机的机器中,可以360度旋转,随意奔跑,其采用了Oculus的VR设备,提供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不仅可以单人作战还是双人对战,预售价格699美元,但不含VR眼镜等配件。
官方宣传,在Omni上玩一小时,相当于跑了3.5英里,燃烧350-400卡路里。
蚁视
这是VR展区中不多见的中国厂商,来自北京的蚁视科技,但目前仍然是原型机。
蚁视科技创始人覃政告诉澎湃新闻,与Oculus等厂商不同的是,蚁视采用相反的技术路线,将VR设备中内置了摄像头,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在房间内随意走动,且蚁视将对所有游戏平台开放,确保兼容性。
澎湃新闻体验了一把,现场只有体验在一些场景中的走动,并没有游戏等内容,在戴上VR设备头部转动时,仍可以感觉到画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变动,长时间或会造成不适感,相比此前几款产品有不少改进空间。